喜讯 | 我院学子荣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特等奖
11月14日至18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上海大学举行。
11月15日上午,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纪委书记何新洲,党委副书记程基伟、李军锋一行来到上海看望参加“挑战杯”决赛的北航师生。张军书记带领参赛师生共同参观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在张军的领誓下,在场北航师生党员集体重温入党誓词。张军书记肯定了同学们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和做出的优秀成果,希望他们在“挑战杯”赛事中取得好成绩,用创新创业的实践担当来践行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
我院参赛师生将张军书记的鼓励作为参赛的动力,在最后冲刺阶段不断精心细化参评方案。校党委副书记李军锋、校团委书记肖洪在封闭评审前也来到现场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惧挑战。最终项目“利用仿生思想优化现有技术的实例”在能源化工类的124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特等奖。项目作者为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14级本科生赵昱焱、苗伟宁、张春晖。指导教师江雷院士和于存明。
该参赛项目利用仿生思想实现了对流体从三维到二维再到一维的限域,为解决三个不同领域的一些瓶颈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首先,通过模仿荷叶实现了对液体的三维限域,制备了上表面超疏水、下表面超亲水的Janus铜片,实现了铜片在水面上的稳定漂浮,该工作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之后,通过模仿水蜘蛛实现了对气液的二维限域,实现了对气体的高效粘附,有效解决了气液反应体系中的气泡上升问题,该工作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一篇学术论文,项目作者拓展参与了形状梯度超疏水表面用于气泡定向输运的研究,以第三作者身份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最后,通过模仿耳蜗纤毛结构实现了对液体的一维限域,制备了仿耳蜗柔性应力传感器,极大地提升了传感器的耐疲劳性,该工作以本科生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并有一篇学术论文在投。该参赛项目已发表论文影响因子总和大于36。
全国挑战杯可以说是一场持久战。从今年5月份的校“冯如杯”开始,到首都挑战杯,层层筛选,历时6个月再到11月份上海全国挑战杯,三名本科生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准备工作,学院老师及校团委工作人员提供了很大支持与帮助。尤其在出征上海参加终审决赛前,江雷院士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认真听取了三名参赛选手就全国挑战杯准备情况的汇报,当时整个项目的整体展示思路尚不明晰,江院士就该问题提出了非常宝贵的解决方案。汇报用的PPT也逐页检查,针对不完善的地方提出了修改建议。
决赛正式开始前,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党委书记李红捷、校团委副书记刘洋、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李丹和带队老师于存明前往决赛现场为选手加油打气,鼓励大家为学校争光,为学院添彩,同时就决赛环节的注意事项作了强调,并指导三名参赛选手合理、有效的将项目成果在展示中呈现出来。在充分的前期准备基础之上,答辩选手在后续决赛期间从容不迫,面对评委们的质询,能够灵活应对,展现出了北航学子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优异的科研创新能力。
近年来,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依托“科技创新训练营”积极构建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此次参赛的三位本科生皆为“科技创新训练营”营员,于本科二年级进入江雷院长课题组参与科研工作。在院长江雷院士的指导下,在三位博士生曹墨源、于存明、郑爽的悉心帮助下,经过近两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此次挑战杯之旅是对参赛选手和学院近两年来努力的肯定,彰显了威廉希尔中文网站平台在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道路上的不断进步和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快速提升。挑战杯的战果将激励参赛选手和学院全体师生在攀登科学高峰中不忘初心,继续披荆斩棘,奋发努力,再创辉煌!